close





名稱: 菩提樹


學名:Ficus religiosa


別名:思維樹、畢缽羅樹


科名:桑科(Moraceae)


種類:落葉喬木


形態特徵:全株平滑,樹幹粗而直,成波狀圓形樹冠。


葉具長柄,革質,心形,先端拖著長尾,葉基部平截,葉緣略成波浪形,葉表平滑,葉脈分明。


夏季七至八月時,枝幹上常有兩兩並生的扁球形突起,即為菩提樹的隱花果,剖開觀察,可見內含許多顆粒狀的小花。


隱花果無梗,成對腋出,扁球形,成熟時暗紫色。


繁殖方法:春季為扦插適期,選取去年生粗壯枝條扦插。


栽培方法:喜高溫多濕,日照需充足,早春應修剪整枝,維護樹形美觀。


原產地:印度、緬甸、斯里蘭卡


用途:普遍栽植為景觀樹、行道樹。花供藥用,具護汗解熱之效;木材可製各種器具。


其他:1、為彰化縣縣樹。


2、相傳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,而被奉為佛教神樹。


3、利用酸、鹼處理,獲得葉脈標本,並可書畫佛像或箴語收存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rlan 的頭像
    derlan

    derlan的部落格

    der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