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 車前草


學名:Plantago asiatica L.


別名:當道、牛遺、車輪菜


科名:車前科(Plantaginaceae)


種類:多年生草本


形態特徵:幾無莖,具多數細長之鬚根,高約10~30公分,光滑或稍有毛。


根生葉基出,叢生,直立或展開,具長葉柄,葉柄幾與葉片等長,基部擴大,葉片薄紙質,卵形至廣卵形,具5條主葉脈,全緣或不規則的波狀淺齒。


夏、秋間開淡綠色小花,花序數條,從葉叢中抽出,有縱稜,穗狀花序長可達20公分,每花有1三角形宿存苞片。花萼基部稍合生,萼片4枚。花冠管卵形,先端4裂,裂片三角形,向外反捲。雄蕊4枚,花藥先瑞有三角形突出物。雌蕊1枚,花柱有毛。


蒴果卵狀圓錐形,近中部周裂。種子細小,但在同屬植物的種子中算是比較大的,4~9粒,黑褐色,而種子藥材之商品名習稱「大粒車前」。


原產地:台灣固有種


用途:1藥用:車前草,具有利尿、解熱、袪痰、抗菌等功效,是治療泌尿道發炎或祛痰的良藥。,全草煮汁飲服具利尿消腫、清肝瀉熱等作用,也是青草茶的最佳原料之一,但其性質偏寒,不宜多食。車前子,富含膠質,食入後吸水膨脹,可促進腸道蠕動,治療便秘。


2:食用:幼嫩的車前草,是經常食用的野菜之一,先以沸水燙過一遍再炒食。種子可煮粥。


其他:其屬名Plantago,則來自於拉丁語Planta,是足跡之意。又因為車前草極易生長的特性,常長滿整個道路,幾乎將道路據為己有,故又被稱為「當道」,而德國人也稱車前草為「道路觀察」,意思是留下足跡於道路中,也常被翻譯成「當道」。古時候交通以獸力車居多,牛車更是普遍,因此道路上常見牛隻的排泄物,而車前草常從其中萌芽生長,所以又被稱為「牛遺」。另外,隨著軍隊的移動,伙食也必須就地解決,而伙夫們常採其入菜或煎茶給同僚食用,因為於車輪下可被尋得,大夥兒則暱稱它為「車輪菜」。這些別稱都是既貼切又自然的稱呼,也顯示了它在不同環境下,對於人類所產生的不同貢獻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r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