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 山苦瓜


學名:Momordica charantia Linn. var. abbreviata Ser.


別名:野苦瓜、野生苦瓜、短角苦瓜、假苦瓜、小苦瓜。


科名:葫蘆科 ( Cucurbitaceae)


種類:一年生葫蘆科苦瓜屬蔓性攀緣草本植物


形態特徵:綠色莖, 光滑,有稜,分枝繁茂,蔓具有捲鬚和毛茸,可攀緣,全株具有特異的臭味。


葉片輪廓近於圓形,廣大有 5~7 裂狀。


春至夏季開淡黃色花,花冠五深裂。


瓜形比一般栽培種苦瓜小,瓜果長卵形,末端呈尖嘴狀,果體約只有一般苦瓜的 1/10~1/15 大,表面有疣狀突起及軟刺,十分玲瓏可愛,果實顏色由綠至深綠,未成熟果皮為濃綠色,成熟果皮為橙黃色,果熟透自然裂為 3 片,向外翻卷而露出被有深紅色假種皮的種子。因根群甚旺,對水份及養分之吸收力亦強,宜選擇灌溉及排水均佳,富含有機質之壤土為佳。


繁殖方法:種子


栽培方法:山苦瓜為短日性之植物,植株好光且不耐陰,若苗期之光照不足時會降低對低溫之抵抗力。植株不耐水浸泡,


原產地:熱帶亞洲


用途:1.食用:瓜果可當野外救荒野菜。2.藥用:果實含有高成分「苦瓜鹼」,有促進食慾、解渴、清涼、解毒、消腫、袪寒的功效。性味:全株:苦、寒。效用:果實:清暑滌熱,明目,解毒。治熱病煩渴引飲,中暑,痢疾,赤眼疼痛,癰腫丹毒。


其他:山苦瓜原本為野生植物,尚未經馴化改良,瓜形長得比一般栽培種苦瓜小很多,以往是原住民桌上的佳餚,但因具有健康蔬菜的特色,現在已成為市場上極具賣相的蔬菜。


山苦瓜含有豐富的鉀、維生素C每一百公克含八十七毫克、胡蘿蔔素高達六百八十微克,葉酸含量也很高,在水煮後味道轉為苦甘味,有促進食慾、解渴、清涼、解毒及卻寒功效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r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