穗花蛇菰的雄株


穗花蛇菰的雄株


穗花蛇菰雌株較矮小


穗花蛇菰雌株較矮小


名稱: 穗花蛇菰


學名:Balanophora laxiflora Hemsl.


別名:通天蠟燭(雲南)、山菠蘿(廣東)、石上蓮


科名:蛇菰科(Balanophoraceae


種類:寄生性草本


形態特徵:台灣有五種蛇菰,其中以穗花蛇菰最為常見,此株為寄生性草本植物,生長於10001500公尺 左右的山區。雌雄異株,雌花呈橢圓狀圓柱形,雄花為較高大的圓柱形。


葉片為鱗片狀,無葉綠素,不行光合作用,端賴吸收寄主的養分維生。


根及莖為肉質,全株為鮮紅色,高度約在1020公分 之間,偶有分枝,表面有顆粒狀瘤及星芒狀皮孔。


花莖圓柱形,肉穗花序,雌雄異株,雄的圓柱形,細長,雄花無梗.雌的花序卵形或長橢圓形.通常寄生於高大樹木的樹根上。此株的寄生方式,是以地下根莖包住寄主植物的根,再吸收寄主的水分及養分。平時蟄伏於地下,每年912月份時,會從地下冒出一根根鮮紅色的花穗,並且會分泌蜜液以吸引動物幫它傳播花粉,但開花後即迅速枯萎。


原產地:主要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,從印度馬來亞到澳洲,太平洋諸島均有之。


用途:藥用。台灣民間一般用以清熱解毒、散瘀消腫、涼血止痛。全草有清熱解毒,醒酒強精、壯陽之效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er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