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名稱:山棕


學名:Arenga engleri Beccari.


別名:虎尾棕、黑棕、棕榔、棕節、桄椰子、山椰子、台灣砂糖椰子


科名:棕櫚科(Palmae)


種類:常緣灌木或小喬木


形態特徵:莖幹粗狀,叢生。


葉脈由基部掌狀伸出漸成平形狀,葉簇生頂端,羽狀葉長可達2~ 3m ,葉鞘為黑褐色網狀的纖維。


雌雄同株異序,雄花黃色殼斗狀,具濃香味。


核果球形,徑約1.5cm,成熟時由黃色轉成橘紅色。


繁殖方法:播種法


栽培方法:性喜高溫多濕氣候。全日照、半日照或蔭蔽處生長均甚理想。生性強健,春夏為移植適期。生育期每季可施用腐熟堆肥或複合化學肥料。


原產地:日本南部、琉球、熱帶亞洲、台灣。


用途:1.可製日常用品:葉軸分割製繩索,棕毛供掃帚、刷子用,羽狀葉做掃帚、搭蓋涼篷等。2. 食用:嫩芽可食。3.庭園觀賞用:樹姿優美是理想觀賞庭園樹。4.蝴蝶食草:山棕的花是蜜蜂、紫蛇目蝶等的食草。5.葉柄可製糖:砍下山棕的葉子,銷除葉片,碾碎葉柄可製糖,因此山棕被稱為台灣砂糖椰子。6..藥用:性味:種子:苦、辛、溫。效用:種子:清血良藥;果皮:滋養強壯劑。


其他:山棕與賽夏族間有一段傳說,據說當年賽夏族是與矮人一同生活的,一者精於農耕,一者則精於畜牧。後來因賽夏族人無法忍受矮人的好色行為而對其展開報復,受到攻擊而近於滅亡的矮人因此用山棕葉對賽夏族人下了咒語,而據說山棕葉原本是像芭蕉扇一樣閉合著,因矮人每下一個咒語,就剝下一片葉子,一片一片撥下後,就變成現在的羽狀葉。而矮人們並未對賽夏族人趕盡殺絕,因此留了葉尖最後三片沒有下咒語。而賽夏族人也因此對矮人們有了又懷念又恐懼的感覺,因此後來才有矮靈祭的產生,而山棕也變成了矮靈祭裡重要的植物之一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erlan 的頭像
    derlan

    derlan的部落格

    der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